TTQS 電子專刊_105年度第08期

熱門討論 談王道思維與人性化管理

‧ 育達商業技術學院 林正明 助理教授

在農業經濟時代,西周的井田制度,可說是一種管理典範,將農田劃分成井字形狀,中間為公田,其餘為私田。由官方將水利灌溉網絡,細分為遂、溝、洫、澮、川等五大灌溉與排水系統,在道路布局方面,則區分為徑、畛、涂、道、路等,不論水利或道路,皆有完整規畫。周禮小司徒云:九夫為井,四井為邑,四邑為丘,四丘為甸,四甸為縣,四縣為都,以任地事,以令貢賦,如此又建立了良好的戶政與行政組織體系。從井田制度,可以聯想到土地分配、戶政、稅賦、國防,乃至生產、分配、物流、管理等問題,更重要的是促進團隊合作的展現、農耕技能的交流與觀摩學習。雖然西周的井田制度,至今仍有許多不解之處,但足以想像當時的社會經濟制度,其邏輯思維之公平性與合理性,可作為今日系統思考之借鏡。井田制度充分顯示農業經濟時代,公平正義的社會價值思維邏輯,堪為今日系統化管理的典範,也為今日的職場環境建立初步雛形。

工業革命以後,工廠林立,人口集中,生產規模越來越大,技術與科技精進的結果,導致激烈的市場競爭,如何使領導與管理產生更大綜效,如何砥礪生產者秉持初衷與熱忱,持續貢獻知能,如何促進利益的公平分配,如何以公平互利機制,創造社會福祉,成為大家關心與研究的熱門話題。此外,如何在職場激起共同認知意識,協同努力共創榮景,也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共同願景。很顯然,不論農業生產或工業生產,其基本模式就是價值的創造與公平的利益分配,而其中所牽涉到基本議題,就是人性化思維的管理模式。

孟子在滕文公上篇中提及,故曰:或勞心,或勞力,勞心者治人,勞力者治於人,孟子首將生產者與管理者分流;在西方世界,到1920年才有白領與藍領階層的區分,將生產者與管理者明確劃分。孟子又說:「夫物之不齊,物之情也;或相倍蓰,或相什伯,或相千萬。子比而同之,是亂天下也。巨屨小屨同賈,人豈為之哉?從許子之道,相率而為偽者也,惡能治國家?」。孟子主張“百工之事,固不可耕且為也”,由百工協同創造社會價值的理念,是20世紀初期,科學管理學派的研究主題。荀子在勸學篇中說:「君子之學也,入乎耳,著乎心,布采四體,形乎動靜。端而言,蝡而動,一可以為法則」;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論,指出心的本體是性,也就是知或天性,認為理、氣、性、心、知並無區別,是相互關連的。良知是意識本體,也就是主觀精神,致良知是意識的發現與流行,亦即主觀精神的實現,二者是體用或本末關係,因此主張致良知,進一步驗證「行篤以證知,知明而行篤」。荀子與陽明學說,比較傾向執行與檢討改進,有如當今PDCA或PDDRO的過程管理,這些觀念也在20世紀末期,才逐漸在管理實務上引用。

在西方管理思潮的發展過程中,最早是1937-1932在美國西方電器公司(Western Electric)霍桑工廠所作的一系列心理學實驗。霍桑實驗由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梅歐(G.E.Mayo)所主導,研究方式是依非正式組織的型態進行,所得結論:1.改變工作條件和效率產生之間,沒有直接因果關係,2.生產效率受員工情緒影響,與工作條件關係不密切,3.關心員工情緒反應和公平對待員工,有助於提高勞動生產力。

霍桑實驗初期的研究目標,是探討工作條件對效率的影響,工作條件包括薪資、照明、溫度、休息等,固然兩者可能有某種程度的關連性,例如環境影響心情,心情影響行為,行為影響效率等,但研究結果驗證主管的領導風格與關懷,才是績效的主要影響因子,也證明了人性化管理的價值與重要性。1981年學者大內(W.Ouchi)提出Z理論,融合X理論與Y理論,將強調個人表現的美式管理與主張團隊合作的日式管理統合,主張企業宜依自有組織文化特色與領導風格,採取合宜的組織設計。

中國古代的王道思維,當以儒家為代表,也就是儒家思想的徹底發揮。孔曰成仁,以忠恕為行為準則。孟子指出,仁也者,人也,合而言之,道也。孟子也主張人性本善,將惻隱之心、羞惡之心、辭讓之心、是非之心稱為四端,是仁、義、禮、智四德的基礎;孟子更是農業經濟學的始創者,他說「不違農時,谷不可勝食也,數罟不入洿池,魚鱉不可勝食也,斧斤以時入山林,材木不可勝用也,谷與魚鱉不可勝食,材木不可勝用,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,養生喪死無憾,王道之始也」。王道思維可以進一步說,就是順應環境,發乎內心真誠,人民要遵守禮儀依規矩行事,統治者要愛民親民,採取正確的治理方法。換句話說,王道思維就是採取符合人性需求與社會期待的行為標準,順應潮流以謀福國利民。以工業經濟的角度來看,可以說是領導者的管理風範,要從從業者的觀點,重視其權益;也要從社會的立場,探討社會的需求與自身的責任,訂出願景與執行方針,並力行促其實現。

古人有句名言「謀事在人,成事在天」,意思是說所有的事情,事先都要經過慎密的規畫,結果是否能真正成功,中間必然夾有機率因素的存在。佛家也說因、緣、果的因果循環,因就是所播的種子,以事件來講,在成因之際,要有周全的思考與籌謀,不但要慎始而且要力行,而後經過環境的粹鍊與考驗,終能修成正果。現今的管理科學,雖然增加了很多的科技思維與工具,但基本的理念邏輯還是一致的,因為人心與人性,才是成敗的真正主宰者。

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先生,曾發表文章闡述他近年推動王道思維,突破現有社會盲點,並指出台灣未來發展方向的努力過程。他首先提出王道思想的三大核心信念,包括永續經營、創造價值與利益平衡;核心信念就是價值觀,社會價值至少要涵蓋經濟發展、環境永續與社會正義等構面。接著他更進一步說明「六面向價值總帳論」,將其細分為有形/無形、直接/間接、現在/未來等六大構面,並依平衡計分卡(Balanced Scorecard, BSC)的構面理論,使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、有形指標與無形指標、長期指標與短期指標,皆能有效融合以有助於經營目標的達成,企業經營除應重視有形價值的提升,更應重視無形價值的創造。

施先生也提出現階段台灣的三個發展瓶頸,包括:價值的半盲文化、資源的齊頭文化與行政的防弊文化。台灣應該以全新思維來面對問題,台灣的未來,需要站上國際舞台上,人才才有發揮的舞台,所創造的價值才會倍數成長,才能對全世界文明進步做出更多的貢獻。

從上述探討中,可以瞭解王道思維,其實就是人性化管理的基礎,秉持忠恕與力行的核心理念,貫徹在日常行為中,不斷檢討改建,持續創造價值;而利益的分配也能兼顧到公平與合理,在職場的競爭環境中,不再有欺瞞也沒有僥倖,王道思維正是值得認真思考的嚴肅議題。

總之,人性化管理,就是在整個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,充分注意人性要素,以開掘人的潛能為己任的管理模式(百度百科)。今天我們所面臨的重要挑戰,就是如何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,我們要提升生產力迎向競爭,第一要務就是從王道思維的人性化管理開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