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TTQS淺談企業內部講師培訓
· TTQS輔導顧問/講師 盧美月
一、前言
二十一世紀是地球村的時代,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,國與國之間企業的競爭己愈趨白熱化,任何企業想在國際舞台上斬露頭角佔有一席之地,惟有不斷的提升自己的人力資源品質及結構化知識管理,才能確保企業的競爭力。
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為強化國人職場競爭力,引進國際標準組織「ISO10015品質管理─訓練指南」及英國人力投資方案(Investors in People, IIP),參酌其內容就訓練有關之計畫(Plan)、設計(Design)、執行(Do)、查核(Review)、成果(Outcome)等五大構面,制定我國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(Talent Quality-management System,TTQS),並提供資源協助企業提昇人力資源,推動企業在職訓練,協助企業提升員工職場工作職能。
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,人才培育被視為企業最重要的投資,如何培育企業內部專業講師,將其工作實務經驗與企業內部訓練結合,達到企業內部經驗及專業傳承的功效,成為企業永續發展的趨勢。
二、推展企業內部講師之必要性
在TTQS人才發展品質管理評核表(企業機構版)針對企業內部講師的遴選有所規範,在設計(Design)構面的評核指標項目10.訓練產品或服務的採購程序及甄選標準要求課程設計時,要有適當的流程進行內部講師評估,希望企業在遴選講師時,能更有系統地找到合適的講師執行課程,以達學習的成效。
企業為了順利推展內部的人力資源發展計畫,已逐漸重視企業內部自我師資群養成的工作,其主要優點是自我培育的內部講師對企業的經營理念、企業文化、業務及環境有深入的瞭解,藉由內部講師的訓練,使企業的教育訓練課程更適合企業組織文化與經營現況,有利於企業內部學習型組織氛圍營造,並達到企業內部經驗傳承與企業永續經營的目標。
三、企業內部講師培訓流程
(一)遴選內部講師
講師人選是否適當,對學員的學習意願與成果有重大影響,因此遴選內部講師時必須考慮其是否符合以下條件。
1.專業知識及能力
2.實務工作經驗
3.指導、教導能力
4.教學相關技巧
5.教學熱忱
6.品行端正
(二)內部講師培訓
遴選適合之內部講師後,應給予適當之講師課程加以培訓,以加強講師之教學知能及技巧。課程內容與時數可參考附件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(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)於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編印之『企業訓練講師研習班培訓及認證試辦要點』之企業訓練講師研習班課程科目與時數。
(三)演練、試教與評鑑
為確保學習目標及提昇講師授課技巧,於講師培訓課程結束後,應給予適當的演練、試教機會,並予以評鑑。
(四)授證
經評鑑合格之內部講師,須呈請企業最高級主管核准並頒發講師證書,即成為企業內部合格講師。
(五)正式教學
企業內各部門因業務需要,得聘請企業內合格授證講師授課,內部講師不得無故拒絕。
(六)管理與激勵
針對經評鑑合格授證有實務經驗的內部講師,企業應制定內部講師之管理辦法,如權利、義務及考核等事項以資規範。此外為增進內部講師之教學效果及講授技巧,可定期召開內部講師教學研討會,或設立內部講師成長團體,以利內部講師彼此交換教學經驗學習成長,以提昇訓練績效。
四、結語
培育人才是企業最主要的工作之一,企業應依不同的訓練需求,建立一套完整的內部講師制度,以做為選擇合格講師的依據。培育內部講師擔任企業內部人才培育的工作,一方面可以滿足員工在工作上的實際需求,提升員工技術與服務品質、組織士氣及訓練成效,並可降低員工流動率。另一方面可藉由內部講師累積企業know how與經營智慧,達到企業內部經驗及專業知識技能的延續傳承,與減少外聘講師的訓練成本,達到企業永續經營的目標。
《附件》
企業訓練講師研習班課程科目與時數
一、基礎班:
基礎班課程以四十小時為基準,其中三十三小時為共同課程,其餘七小時由訓練單位視師資專長及企業需求安排課程,以發揮地區特色。
(一)企業訓練講師的角色與功能:二小時
(二)學習心理:二小時
(三)教學原理:二小時
(四)教學方法:五小時
(五)講授技巧:三小時
(六)課程規劃與設計:三小時
(七)教學媒體運用:三小時
(八)教學評量:三小時
(九)教材發展與教案設計:五小時
(十)綜合演練:五小時
二、進階班:
進階班課程以三十二小時為基準,其中二十五小時為教學演練與報告,其餘七小時由訓練單位視師資專長及企業需求安排課程,以發揮地區特色。
(一) 實務演練與報告:二十五小時,每位學員以一小時為原則,包括主持研討會、單元教學、回應技巧等。
(二) 建議參考之課程如下:
1. 講師手冊規劃
2. 教學策略
3. 學員問題的面對與演練
4. 個案研究
5. 組織發展
6. 我國職業訓練法規與措施
7. 國際企業文文化
8. 教學評鑑與實務
三、高級班:
高級班課程以二十八小時為基準,並以專題研討為原則,由開班單位視實務需要安排各種專題研究(結訓時繳交專題個案報告乙份),建議參考之專題如下:
(一) 相關教學法專題研究
(二) 教案設計專題研究
(三) 教材編寫專題研究
(四) 教學媒體運用專題研究
(五) 講授技巧專題研究
(六) 工作規劃製作專題研究
(七) 企業訓練講師的成長團體班
(八) 如何為員工進行職涯規劃專題研究
(九) 配合組織發展目標的訓練策略專題研究
(十) 能力分析專題研究
(十一)政府職業訓練資源運用專題研究
(十二)訓練績效評鑑專題研究
參考文獻
[1] Cosh, A. Duncan, J. and Hughes, A.(1998), Investing in Training and Small Firm Growth and Survival: An Empirical Analysis for the UK 1987-97.
[2] McGehee, W. & Thayer P.W., Training in business and industry[M]. New York: John Wiley & Sons, Inc., 1961: 184-192.
[3] Pfeffer, J.,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people: Unleashing the power of the work force[M]. Boston: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, 1994.
[4] 企業訓練講師研習班培訓及認證試辦要點,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,1998。
[5] 企業訓練專業人員工作手冊,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企業訓練聯絡網,2007。
[6]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TTQS企訓電子書,人力資源管理-基礎篇,網址:http://ttqs.wda.gov.tw/Menu_008_03_001.aspx,2015。
[7] 盧美月,企業內部講師培訓策略,中華民國中小企業經營輔導專家協會,1999。
[8] 盧美月,企業文化、企業培訓與組織績效關係研究-以兩岸企業為背景,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博士論文,2006。